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东江纵队营救国际友人梗概

[文集荟萃]


  作者:
黄作梅
  来源: 1946年2月19日香港《华商报》
 

东江纵队营救国际友人梗概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香港后,把英军战俘、港府文员、英国侨民和其他国际友人囚禁于集中营。曾生派往西贡和九龙城区的武工队和后来建立的港九大队,在营救文化界和爱国民主人士同时,就展开了营救英军战俘和国际友人的工作。游击队员们和地下工作者,在困难而危险的情况下,以高度的责任感英勇机智地营救出英国人42名,印度人54名,丹麦人3名,挪威人2名,俄罗斯和菲律宾人各1名。由于集中营中港英政府高级官员(如辅政司詹臣等) 顾虑重重,或以为战争很快结束,  有的自已不愿冒险逃走,有的不同意营内人员逃走,至使不能营救更多人逃出集中营。

英军战俘被日军押往集中营

    以下是东江纵队为营救国际友人在港九大队建立的国际工作小组组长黄作梅于1946年2月19日在香港《华商报》发表的、介绍营救国际友人简况的摘录。

     一、1942年2月,英战地医院的赖特上校(ColoneiL.T.Ride),  他的华人书记李标先生和两个外国人。他们从日人那边逃脱后,便由东江纵队护送和帮忙到中国内地去。前排中座者为赖特上校。

      二、两个英国士兵从香港逃出,曾加入东江纵队的工作,他们是霍支斯(P.Hodeiy) 和格尔拉夏 (A.Gallaher),他们对东江纵队的意见,  他们在队里工作的热情,和他们对在游击队中的生活表示的满意,在1942年3月4日他们写给怀特中校 (Lt.col.S.E.H.E.whiteM.C.D.C.ZhdRoyalScots)的信中可以看到:

先生: 

    这是一封短信,告诉你格尔拉夏和我正在做的工作,我们现在教练使用H.G.Bren和Luis 机枪,和学使用三寸口径和二寸口径的炮,  我们享受着和我们一齐工作的人的和善的款待。我们到了这个地区,只剩下身上的衣服,而他们供给我们吃、穿、住, 一点不要酬报。这些人民对斯克利维恩上尉(Capt Scriven) 和他那一组人亦是同样的款待,而且送他们到重庆去,现在斯上尉和那一组人都在那儿了。这儿是需要很多人包括皇家工程队(R.E.), 这种人材是受欢迎的,如果任何人希望逃脱,他们将找到一个带路者在等待着他们,对在营里面许多人这种情报也许是无用的,并且因为这可能对和我们一起工作的人是一种危险的来源,所以请你把这个消息告诉谁时要小心,如果营里任何负责人希望和外界通消息,他们可能通过这些人和引导者来这样做,我们和这里的人民希望很多正义的人来这里、帮忙这里工作,我们希望我们现在仍得原来的薪俸,因为我们是在工作着。

霍支斯 (Pte.D.Hodegy) J.Gallaher)               

                                                            1942年3月4日

    三、四个英国海军军官脱险,在游击队帮助下经过东江抗日游击区地区,到中国内地去,他们是:

                            都格拉斯中尉(Lt.J.DonglasR.N.R);

                            夏斯特中尉(Lt.J.W.Hursto.B.E.D.S.E.R.N.R);

                            汤姆生中尉;

                            何来特J.11O998,皇家海军部电报员。

    他们留下下面一封致谢信: 我们曾经接受带信者各方面的协助,与在作战中之盟军取得联络,他们是可靠的,而且是绝对可信托的。

                                                           中尉夏斯特(签名)

     四、1942年3月24日香港警察司汤先生和波利斯屈特夫人(Mrs Green. PriestWood)  从赤柱俘虏营逃出,并经过东江纵队的帮助,到中国内地去,下面是他们的感谢信:

请求你们可贵的指导。

       还有徒戎只能赞扬我们从游击队所得到高度和善意的帮助,同时希望有一天能给他们以同样的帮助。

                                           (签名)波利斯屈特(Greeen Priestwood)

 “上面所述的我完全赞同——我们不可能得到比这更可贵的衷心的援助。"

                                                  (签名)汤姆生(W.P.Thompson)

   后来逃走出来的上海银行的芬恩维克、摩利逊两位先生,在那信上加上了下面的话句: “我们的经验和上面所说的一样。”

                                               签名:芬恩维克(T.G.G.EenwicK)

                                               摩利逊(J.A.D.Morrison)

                                                           1942年10月20日

     五、1942年4月14日,四个英国陆军军官从香港逃出经过我们的地区,他们是波生吉 (D.J.BoSenet) 香港义勇军、比尔斯中尉 (Lt.G.L.GPearceR.A.)、怀特中尉(Lt.L.S.WhiteR.A.)和祁德尊中尉(Lt.G.D.CIagne R.A.)。他们四个人

联合写一封信给东江纵队:

    当我们一到达目的地,我们将报告官方,他和其他的人正在干着好卓越的工作,使到他们的工作能够被认识和得到充分的酬报。

                              签名:波吉生香港义勇军 (D.J.BosengnetH.K.V.D.C.)

                                    比尔斯中尉 (Lt.G.L.C.Pearce R.A)

                                    怀特中尉 (LL.S.White.R.A)

                                   祁德尊中尉 (Lt.G.D.CIaghe.R.A.)

    那天晚上,在横山脚游击队大队部举行欢迎会欢迎他们,受到我们伟大热情的欢呼,受到我们对战争的胜利坚定意志所鼓励,他们每个人都写了几句对我们的部队的印象。比尔斯中尉说:“他们从上至下的普遍的热情,他们的极大愿意帮助我们,和他们对我同敌人的明确的认识,使我们坚信中美英(A.B.C.D.)阵线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敌人一块严重的绊脚石”。

    渣甸公司的波吉生先生说:“在旅途的进程中,我感觉到战争将很快地就胜利结束,因为在游击队中的许多英雄们虽然不闻名于全世界,但,他们负着打倒共同的敌人的主要责任”。

祁德尊中尉说:”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队员们的纪律,和他们全体共有的思想上的完全一致”。

    六、在1942年10月18日,芬恩维克(MeSSreT.G.G.Fenwick)和摩利逊(J.A.D.Morrison)两先生是在东江纵队和英军服务团合作之下逃出来的,由东江纵队派人护送回中国内地 。他写了封信给港九大队中队长黄冠芳致谢:

    我们经过黄先生的地区时,蒙他优厚的款待和帮助,特此致谢。当我们抵达目的地,我们一定报告英当局。

                                                   (签名)苏恩维克、摩利逊

                                                          1942年10月18日

    七、 1942年10月30日,游击队帮助五个印人逃出,他们是皇家炮兵,因为给他们许多便利,他们写两封信向该队致谢意:

    我们在下面签名的印度士兵,1942年10月30日得到九龙游击队很好的招待,他们供给我们各种便利和舒适,我们很感谢的。

                                                  签名:孟雅星(Mehnga Singk)

                                                  拉西加星(LashkarSingk)

                                                  拿瓦恩特星(NavantSingk)

                                                  达立普星(Dalip Singk)

                                                  山托先星(Santokh Singk)

    纪念我们和蔡大队长和他们部下一起度过的快乐的三天,我们将不忘记他们殷勤善意的招待。我们热诚的同情他们的神圣的工作。

                                                   (签名如上)1943年2月2日

    八、1942年11月9日,两个印度人从香港逃出,一个是搭拉星,上海银行清算处的更夫,另一个是毛汉甸,是屈臣氏药房的车夫,东江纵队帮他们到惠州。

    九、1942年11月14日,东江纵队帮助两个香港义勇军从香港逃出,他们留下一封鸣谢信:

    离开了九龙以后,我们出乎意料以外,碰到了港九人民游击队,安全地在他们护送之下,到达他们的营部,他们是一群优秀的 人,很客气地招待了我们,同时我们也发觉他们对他们的事业是很忠诚的,如果我们能力许可的话,我们一定毫不迟疑地和他们一样去做,

我祝他们在建设自由的中国的工作得到顺利。

                                      麦尼民  18。11。42。                            

我衷心地毫不迟疑地赞同上面的叙述。

                                          巴拉斯加氏炮兵第三连  香港义勇军

    十、1942年12月,三丹麦人由香港到新界旅行,因受嫌疑,为东江纵队获,经审问后,他们同意到惠州去,他们的名字是却觉臣、安德逊和夏时津。

    十一、1944年7月17日葛荣中尉由深水步集中营逃出,经东江纵队援助到惠州,他留下一封鸣谢信如下:

给广东人民游击队东江纵队:

   这是一封表示对你们钦敬和感谢的信,因为我在 7月17日从深水步俘虏                        集中营逃出来后,得到你们的帮助,在集中营时,我们得到的唯一消息是在大亚湾沿岸的一些乡村对我们是同情的,但我是不能肯定我未抵惠州之前能否找到帮助,根据这样的消息,我带着足够十天的粮食(离开) 集中营,以后这会有充分时间来完成我底旅程的,但是,由于不熟悉本地的情况,不断地从敌人的巡逻与搜捕中侥幸逃脱,以及晚间的极端黑暗等情况下,我底旅途的迟缓是出乎意料之外,同时,极端恶劣的天气,日夜的滂沱大雨,因而我底衣服从没有干过。

    当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我底脚受了很大的创伤,而我的进程更变成了一个极迟缓与痛苦的日程,经过了十天有半的极端不舒服的日子,我在一条山径上遇到了你们三个同志,自然,我是会被认为相当可疑的,但是,我令他们明白我是希望逃避日本人后,他们把我带到梅花村,经过了一些询问后,我便给你们的伟大组织的同志所照料了。

    从那时起,我所遇到的事情好象神奇似的,我所希望的每件东西都得到了,食物、衣服、睡室,还有看护替我治理伤口,小童对我的侍候,而他能预知我的每一个愿望的,在我最后几天行程中,我只得极少的食物,当遇到你们的同志时,我是在非常疲乏与衰弱的情景下,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完全不能抵达安全地方的,在这里我希望再次向帮助我这样多的你们表示最深的感谢。

    你们底无畏的英勇,你们在敌人统治的地区中,冒着绝望的危险,进行了及进行着坚决的斗争,而获得任何人的景仰,而他们会完全明白你们的英勇行为的,我在你们处所获的伟大的仁慈与殷勤的款待,我的心充满着极真挚的,非文字所能形容的感谢。

现在我已经恢复了我的体力和健康,这是我应该离开你们重新和我国人民共同努力的时候了。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我是你们终身的挚友,而且是完全同情你们底斗争的目标的,我底热情的愿望是:当我们的共同的敌人被逐出中国后,你们的目的能够实现,而你们为了这目的,正创造着这样一个伟大的斗争。

                                                    英海军中尉葛荣 8月1日

    葛荣中尉抵达了英团前进总部的时候,英团负责长官顾尔伯少校于八月六日给黄体文先生的信是这样说的:“我们再一次大大的欠负了你和你部队关于你们这次给葛荣中尉的帮助。”我是很艰难去找出一些微小的方法来表示敝政府对贵队对我们的帮助的感激——再一次毫无代价的帮助“。    同时,在他送给东江纵队五百粒亚特平和扑虐母星的时候,他说:”我恐怕这是我们应对你们感激的大海中之一滴,有一天我相信一个较适当的报偿是可以布置的。”

    十二、1945年7月,游击队队帮助了六个印人逃出香港,把他们交到英团,除了一个商人,一个是印警外,其余的都是印兵,这一次东江纵队对英国的帮助也是毫无条件,毫无代价的,在一封回信里,英国班凯少校说:“我同时把你们不肯接纳我们偿还在营救这些印人所负担的费用报告到我的总部去。”

    他继续说:“行动是较言语说得更响亮的,你们的部队给敝团过去的援助,和对这次活生生的给印人的帮助,足够证明你们和敝团合作的愿望。”

    上述只是一些简单的关于东江纵队给盟邦营救合作的记录,事实上还有更多的脱险是经过他们营救的,还有更多的证明文件,同时在过去东江纵队还负责过其他的工作,如情报工作等,但是由于时间的匆忙,我们不能全部写下去,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四年半的游击战争环境,经常在顽敌的袭击和扫荡之下,许多文件和记录也损失了,因此,在这里我们的报告还是不完全的。

                                               (1946年2月19日《华商报》)

    1946年7月,英国外交部代表英国政府在下院报告:“对东江纵队及其他团体协助盟军逃出香港的服务工作,表示钦佩。”并授予东江纵队国际小组组长黄作梅一枚勋章,以表示奖励。

 

 

   


 

 

 

东江纵队纪念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