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化 唤醒深圳红色记忆
作者:叶凌  来源:原创  时间:2021-6-29

抗战文化  唤醒深圳红色记忆

红色基因,深植厚土、藏精日月、散落江河、大隐于街市。

重温历史,回望初心,可知渊源、可感精魂,还英雄本色。

东江纵队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深圳是东江纵队的策源地,抗战文化是深圳文化的一部分

战争硝烟弥漫,改革石破惊天。这块土地是近代中国最为活跃、最具传奇、最富戏剧性地方。这里聚集和曾经聚集过中华民族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各路精英。最动荡、最残酷、最艰辛的时期,也是文化艺术最活跃的时期,这里有流传在东江流域鲜活质朴的客家民歌;这里有东纵文艺战士谱写的昂扬振奋的军歌和血泪交织的戏剧;这里还有中华文化泰斗们留下的整整鼓舞过一代人的热血激情的大文艺。

  图一.1945年东江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图二.《飞将军》公演海报(《救亡日报》1938.2.28 第一版) 


抗战初期,广州和香港等大城市沦陷,华南的文艺中心转移到东江纵队活动的地区。深圳坪山是东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小延安”之称。它聚集了保家卫国的东江子弟兵,也吸引了海内外、蒋管区爱国知识分子和港澳华侨文艺青年及文艺团体到来。其中有新闻、文学、音乐、戏剧、美术、表演专业的学生,还有知名作家、诗人、演员、戏剧家、美术家。

东江纵队的文艺战士与战斗部队和人民群众战斗和生活在一起。他们活动近在马峦山、梧桐山、阳台山、横岗、大小梅沙、大鹏湾畔、新界沙头角;远至粤北山区,珠江海口,海陆丰潮汕、香港新界大屿山。


     

 图三.坪山各界热烈欢迎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回国

  图四.归侨青年与游击队员同声高唱抗日救亡歌曲 


1937年8月大鹏湾中小学教师、学生、青年农民组成海岸流动剧团,刘黑仔袁庚都是其中一员1938年12月东南亚华侨组成的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下属 “东江流动歌剧团” 在香港成立,著名音乐家马思聪为其团歌谱曲。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行程二千多里,在飞机、大炮的威胁下,坚持巡回演出于战火纷飞的东江游击区。沿途写标语、画漫画、出墙报、演唱70多首爱国歌曲、演出40多个剧目、印发歌片,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9年初,越南金边青年组成“安南华侨青年国防话剧流动宣传队”经香港准备奔赴延安,香港八路军办事处介绍他们到坪山曾生部队;1939年7月,由中共香港海员工委领导的惠阳青年会,组织了一批港九爱国青年成立惠青剧团,从香港步行出发,经新界到达宝安深圳镇,在东江惠宝地区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成立于1937年8月的广州三大进步文艺团体 “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蓝白”、“峰社”话剧社,在广州沦陷后根据中共指示组成国民党第七战区政治大队赴粤北进行宣传演出活动。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对抗战动摇、妥协甚至卖国投降。顽固派限制、审查演出剧目,部分队员被当局逮捕,其余队员隐蔽转入地下1944年底,三剧社成员全部从蒋统区撤退到东江游击区参加东江纵队; 成立于1937年的“广州儿童剧团”,是活跃在广东、广西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文艺队伍,1943年11月全团在粤北曲江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党组织领导下,部分团员保释出狱,部分团员越狱逃跑,1944年底秘密撤退到英德清远游击区,成立了“北江流动剧团”;广州沦陷后,中山大学迁往云南澄江后又迁往粤北的乐昌石坪,1944年6月,日军占领衡阳,粤北危急。中山大学准备迁校,趁此机会,中大所有党员和进步学生200名全部撤往东江游击区参加东江纵队,一部分被编入东纵政治部政治工作队——拖拉机队1945年5月宝安东宝中学 “五四剧社”成立;粤北粤秀中学省女子师范学生参军组成西北支队政工队。粤北国统区大批青年学生到游击区经过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先后分配到以“海燕”、“星火”、“铁流”、“捷克”、“三龙”、“云雀”为代号的政工队。东江游击队根据形势需要、战斗部队活动地区、在不同时间成立了 “第三大队流动宣传队” “东江流动剧团” “拖拉机” “天府” “铁流政工队” “鲁迅艺术宣传队” “马达政工队”为代号的政工队。

政工队(文艺宣传队)在战斗间隙收集资料、编剧本、写歌。有用客家方言、广州方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的有歌曲、歌剧、歌舞剧、粤剧小调,有街头剧、独幕话剧、活报剧、四幕话剧。政工队行军时搞宣传鼓动,战斗打响就做战勤工作,送饭,送水,抢运伤员,掩埋烈士,还协助自卫队配合部队作战。一到驻地,他们教战土唱歌、演戏、做游戏,辅导连队文娱骨干,开展部队群众性的文艺活动,组织军民联欢晚会,协助连队指导员、文化教员上文化课、时事课,还帮战土洗军毡,缝补衣服,写家信,谈思想。每到一个村子,政工队员也是民运队员,他们深入每家、每户做群众工作,办识字班、拉家常、宣传党的政策。

歌咏活动在游击区很活跃,没有不会唱歌的战士。部队到哪里,哪里便响起了革命的歌声。部队转移了,革命的歌则留了下来。时常是部队已经开拔了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但他们留下的歌声还在那里传唱着。为了使歌曲更为群众喜闻乐听,文艺工作者在用广州方言与客家方言演剧,运用群众熟悉喜爱的客家山歌、龙舟等民间形式演唱的同时,还用方言进行歌曲创作。根据粤北民歌《唱春牛》改编的《正面战场打败仗,敌后战场打胜仗》唱遍了东江南北广大游击区;黄国伟(坪山坑梓新乔围人)用客家话演唱《游击队之歌》;黄一帆创作的救亡客家山歌《山歌一唱闹洋洋》家喻户晓,街头巷尾、田头山间都可以听到他创作的山歌;由崔憬夷作曲的客家方言歌《东江水》(韦丘词)、《反抢粮》(马咏词)、林榆词谭军曲的广州方言歌《人民军队来啦!》《光荣输出》,由何林填词的海陆丰话方言歌《你这只坟头猪》等也深受群众的喜爱。

东纵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担负着发动群众,武装起来,打击敌人,减租减息,建立政权等重大任务,而以开展文艺活动作为先导。由此之言,东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文艺,确切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所说的,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并且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图五.淮海战役后文工团在洛阳东站为群众演出

图六.戴江在指挥两广纵队文工团乐队

                               

                                                                                    

图七.“东纵白毛女”华英

                        

                                  


图八.1948年7月,两广纵队誓师南下,陈一民在讲台上宣誓

图九.1949年10月14日,庆祝广州解放大游行中的两广纵队文工团腰鼓队 


讲中国新闻史,不能忽略抗日根据地的报纸;而在华南游击区报纸中《前进报》勘称佼佼者。东江游击区办报始于1941年1月,创刊《大家团结》报负责杜襟南、编辑何太;3月创刊《新百姓》报负责人李征,杨、史明编辑;1941年9月《大家团结》报与《新百姓》报合并,杜襟南为社长,沙克为副社长,金石坚为支部书记,编辑、记者有杨奇、李征、何太、涂夫、史明等1942年1月更名《东江民报》谭天度社长、杨主编;3月更名《前进报》社长杨奇、编辑涂夫、钟紫、石铃、徐日青、黎笑1945年9月5日《前进报》已经出版第100期,报纸发行范围不但是东江解放区,还发行到珠江、西江、韩江、粤中、南路等游击区和兄弟部队。还通过地下交通站秘密发行到广州和香港敌占区。1946年东江纵队北撤山东,1947年整编为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创办《行军快报》《行军画报》涂夫、张松鹤任美编。1945年11月,部分东纵报人到香港创刊《正报》杨任社长、钟紫任编辑;1947年8月杨接替《华商报》任董事经理、中共总支书记;1949年10月秘密离开香港转道惠阳回广州创刊《南方日报》黄文俞任总编辑、杨任副社长、钟紫任编辑;1957年10月,创刊《羊城晚报》。东纵报人杨1978年任香港新华社副秘书长,1988年7月任香港《大公报》社长兼《新晚报》董事长。1989年12月,率领香港新闻界人士代表团访问北京,获国家领导人接见。东纵报人粤港两地办报可视为新闻史的重要篇章,在红色新闻史上的“南方流派”东纵报人勘称一统。

               

图十.《前进报》社工作人员在密林中刻印时情景

军旅诗词是东纵红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最老资格的谭天度的《袭击日寇后从海上转移》《夜过梅花尖》诗相当精彩。陈一民的诗集《征鸿吟》收录400首诗;张松鹤的诗集《松鹤诗选》收录177首诗;张屏的诗集《红杜鹃小集》收录了151首诗;作家、诗人韦丘出版更丰,诗集《红花集》《瀑声》《颗颗红花紧相连》;烈士张志宽的诗集《野草集》在他牺牲47年后,由的学生张屏历尽艰辛出版了………

战争年代留下了一大批歌曲、戏剧、诗词、美术作品,也涌现出一批大文化人、大艺术家。全国解放后,一部分文艺战士担当宣传、文化、艺术领域的领导人。一部分在和平环境中潜心钻研挚爱的文学艺术,其中不乏享誉全国、全军的作家、诗人、雕塑家、音乐家、戏剧家、文学家、美术家、著名新闻人、著名电影人。

他们是——

张松鹤,广东东莞清溪人。著名雕塑家、画家、书法家、诗人,新中国雕塑事业的奠基人。代表作: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抗日游击战》《石家庄烈士陵园》、深圳纪念碑及浮雕《抗战》《解放》《营救》《毛泽东侧面浮雕》《毛泽东全身巨型圆雕》(全国各地十几座)、《鲁迅侧面浮雕》《毛主席纪念堂圆雕》。张松鹤193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专业选修雕塑;193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中尉科员,参加淞沪战斗;1938年在家乡参加组建东江游击队,历任游击大队长;以教师身份在惠阳淡水崇雅中学、龙岗平岗中学做地下工作;东江抗日民主政权新三区区长;《前进报》社美编、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行军快报》《行军画报》美编;华北军政大学文艺学院三部任研究员教授;北京画院创作干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雕塑组副组长、北京市文联理事;当选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韦丘,广东清新人。著名作家、诗人。广东作协副主席。歌曲《东江水》《八月十五打长清》《敌人兵败如山倒》《光荣的枪,胜利的保障》词作者、粤曲小调剧《缉私立功》编剧作词、四幕歌剧《为谁当兵》编剧作词。历任东江纵队武工队指导员、政工组长,两广纵队文工团戏剧股股长、创作组长;广东省军区、华南军区、中南军区政治部文艺科干事;1955年任中南军区文工团创作员;同年转业到作协广东分会。韦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先后挂职任高州县委副书记、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亲手创办深圳经济特区第一本文学杂志《特区文学》。主要作品有独幕剧本《回家》诗集《红花集》《瀑声》长诗《颗颗红花紧相连》(与人合作)等。独幕剧本《回家》诗集《红花集》《瀑声》《迈出窗口》《万水千山总是情》《音乐喷泉》《山魂水韵》《粤北关山现代风》《生命树》《解不开的情结》《青春和爱情的故事》《心灵的定格》《山水人情》《韦丘作品选萃》《韦丘世纪诗选》散文集《都市三点式》《纽约四十四小时》《亮点,在那一片绿》理论集《众里寻他》《诗的人生》等近二十部。其中《青春和爱情的故事》曾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名誉理事、第六、七、八届主席团名誉委员。               

崔憬夷,泰国华侨。作曲、指挥、男高音歌唱家。代表作歌曲《东江水》《反抢粮》作曲,用客家方言演唱,抗日战争时期广为流传的歌曲。他抗战初期就读于香港,参加进步团体“长虹歌咏团”。1945年参加东江纵队,任鲁迅艺术宣传队作曲及指挥,在艰难困苦的作战行军中,他沿途收集民歌民谣,不断从民歌中吸取创作营养。他谱写了两首客家方言歌《东江水》和《反抢粮》十分成功,《反抢粮》有强烈的号召力,使人们听了后义愤填膺捋起袖子,恨不得立刻投入战斗。《东江水》旋律优美亲切,使人从心底里热爱共产党,热爱解放区。崔憬夷到东江游击区只有半年多时间,过去根本不懂客家方言和客家山歌,长期以来他学的是西洋音乐,能谱写出这样亲切、有浓厚地方色彩,震撼人心的歌曲显示了崔憬夷对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艺术才华、政治上的日趋成熟。“鲁迅队”在横河墟首场演出时,第一个节目就是齐唱《反抢粮》,浑厚深沉的大鼓和响锣从轻慢到渐重渐快,宛如千军万马,擂鼓上阵,及至台上一声高唱:“齐家来啊——”观众的情绪马上集中起来,屏息呼吸,全神贯注,像等候命令。接着:“反抢粮呀,反抢粮,长年辛苦正耕得到,样边做得俾人家来抢!”一阵紧密的锣鼓声在高峰中突然休止,人们的心为之一震。歌声引导人们静静地思忖——是啊!粮食是我们长年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也不能让反动派抢走,跟着歌曲转入深切的叮咛和激励:“后生仔落力在前头呀,同埋部队打游击,阿娘老嫩在屋卡呀,赶快做饭担到前方……”最后,以充满胜利的喜悦而结束。演出结束时,已是深夜时分,战士和民兵们纷纷要求他们派人去教唱《反抢粮》。第二天,《反抢粮》的歌声响遍了各连队和民兵阵地。1945年他随粤北指挥部北上粤北开辟五岭根据地,因病无药无粮早逝于始兴北山的宝丰。崔憬夷为革命奉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文艺战友和战土们怀念他,经常唱起《反抢粮》。1946年7月,东纵北撤山东烟台后,为答谢山东军民的慰问演出中,文工团演唱了《反抢粮》和《东江水》。这两首歌独具南方风格,富有地方色彩,在北方观众中深受欢迎,不少音乐爱好者还要求文工团将曲子抄给他们。1948年秋,叶剑英同志主持华北军政大学工作时,见到从两广纵队调到军大文工团工作的几位同志,要求他们唱几首客家山歌,当他听完《反抢粮》《东江水》后,兴致勃勃地说:《反抢粮》充满了军民团结战斗的信心和决心,《东江水》有浓厚的乡土味,唱出了东江人民的悲喜心情。当他知道歌曲作者崔憬夷为革命牺牲的事迹后,无限感慨地说:“是啊!多少好同志为革命捐躯,烈士的功绩将万古流芳!”

马咏,歌曲《反抢粮》词作者。原是粤北越秀中学的学生,1944年参加东江纵队铁流政工队,后随军北上,参加鲁迅艺术宣传队。马咏作词、崔憬夷谱曲的 《 反抢粮 》 就是用客家方言创作的一首歌,歌里开头是震撼人心的锣声,锣声过后第一句“齐家来呵”就是普通话“大家一起来”的意思,非常有气势。接下来的“后生仔落力在前头,同埋部队打游击;哺娘老嫩在屋家,赶快做饭担到前方”,通俗易懂,很有号召力。每次他们刚唱出头两句,老乡们便跟着大声地唱下去。 

傅冰,广东东莞东坑镇人。著名军旅剧作家。原广州军区政治部研究室正师职研究员,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州戏剧协会顾问,为中国著名话剧演员、导演艺术家。1964年由他执导的《南海长城》话剧,在北京上演,轰动京华。毛主席、贺龙、刘少奇、邓小平接见和他照相留念。傅冰学生时代加入抗日救国宣传的行列,他组织了先锋剧社,任社长,在街上演出《重逢》《放下你的鞭子》《太阳旗下》《公敌》《最后的钟声》《八百壮士》等救亡话剧;1943年11月,傅冰参加东江抗日游击队,在战斗部队里参加过大小数次战斗;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成立,傅冰任文工团演出队队长,成功演出《为谁当兵》的钱四爷,《白毛女》中的黄世仁,导演了《刘顺青》《兄妹开荒》《买卖公平》等秧歌剧,初显才华;广东解放后,傅冰进入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学院学习戏剧导演,接着在南京由苏联专家主持导演训练班。他的导演艺术进步神速,有一个质的飞跃,傅冰导演的《三个战友》《我们的排长》《边防战士》《射击》等话剧,演出成功,受到观众好评,赞誉声不断,此时他已是军区话剧团艺术指导,导演,剧团长。居功不骄,追求艺术精益求精,又与他人合导演《曙光照耀莫斯科》《南海战歌》,先后导演了《红岩》《南海怒涛》等话剧。

张志宽,广东东莞篁村人。沦陷区诗人、烈士。1937年进入广州市立国民大学就读。1938年10月参加东莞模范壮丁队(东江纵队前身),从事地下工作,公开身份小学教师,一度被打成“托派”。但他坚持救亡抵抗的社会活动,坚持写进步的文学作品,团结教育青少年,在他的影响和指引下,他的十几个学生参加了东江纵队。著有诗集《野草集》。

孙冰(孺),广东兴宁人,新加坡华侨。诗人、戏剧家。1933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领导的“中国诗歌会”。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童话、戏剧题材多样抗日作品。出版戏剧集《中国海的怒潮》《流冰作品选》。他任马来西亚华侨各界抗敌后援会执行委员、马六甲华侨援助八路军新四军委员会主席。1940年后被殖民当局逮捕,押解出境、香港监禁后递解到宝安沙渔涌,一到沙渔涌被香港地下党安排参加东江游击队。曾任第一支队政治处宣教股长,组建和领导东江流动剧团,是东纵最多产的剧作家和文艺工作领导人。创作独幕话剧《生面人》、独幕话剧《有枪出枪》、两场话剧《新区长》《谷的风波》《模范之家》《奇袭南头》《圣诞之夜》《邹韬奋之死》《大地回春》《路西一年》等十几部剧,创作歌词《军民齐心合力打财狼》《保卫大东江》《过节茶果》《人民军队来了》《光荣输出》。1946 年—1949年10月,孙孺被派往香港 , 先在党办的《正报》工作, 1947年调《华商报》任经济版记者、编辑,同时参加创办《经济导报》,曾任该报编委,主编。从此, 他放弃了文艺, 转而从事经济工作和经济理论研究。1949年10月,在广州解放前夕,秘密离开香港, 回广州参加广州解放的接管工作。1949年10月到1958 年 7月, 他在广东省对外贸易部门工作。历任广州市军管会贸易处副处长、华南对外贸易管理局计划处处长兼任商品检验局局长、广东省外贸局办公室主任、副局长等职 。1958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任副所长、后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六届委员, 广东省侨联常委、顾问, 广东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经济学会会长,《南方经济》杂志主编, 他还担任了全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 广东省华侨历史学会会长, 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理事长,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等职。  

 李门,广东三水县人。著名戏剧家。1932年毕业于香港圣约瑟书院,1933年就读与广州大学法律系,1935年参加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救亡团体广州锋社话剧团,是该社负责人之一。1938年任第四战区、第七战区艺宣大队队长;1944年底撤退东江游击区参加东江纵队。任东江纵队鲁迅艺宣队队长;1946年到香港组建中原剧艺社,任党支书兼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委分支部委员。1949年后历任华南文工团政委,广东省文化局副局长,华南人民文艺学院教授。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主席,省话剧研究会名誉主席,广东省人大代表。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怎样组织业余话剧演出》,话剧剧本《今时不同往日》《夫妻识字》,编撰《海瑞回朝》(合作),评论及诗歌集《粉墨集》《剧坛风雨》《舞台内外》等。

韦虹,作曲家。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自汉口赴延安,先后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第二期、第三期学习毕业。后到晋察冀军区,历任晋西南陈士渠支队政治部教育干事、晋察冀第二军分区七月剧社音乐教员等职;1945年调晋察冀军区英文训练班学习,后又调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音乐队副队长、文艺训练队指导员。1948年任第三野战军两广纵队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新中国建立后,曾任广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华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文艺科副科长;东北军区空军政治部文化部文艺科长;吉林市文化局副局长;吉林省歌舞剧院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创作有歌曲《创造模范营连》《参加八路军》《秋后的蚂蚱》《胜利永远是我们》《顶有名》《挖窑洞》,歌剧《一家人》(音乐与唐訶合作)、《不要杀他》(音乐与徐曙、张非等合作)等。解放战争时期创作歌曲有《工人武装自卫队歌》《坚决自卫》《敌人兵败如山倒》,歌剧《为谁当兵》等。建国后创作有歌曲《红色的巴扬》《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想念毛主席》《延河水长流》等。此外,在吉林省歌舞剧院工作期间,曾指导大型歌剧《愤怒的贤良江》《梅河两岸》等的创作和演出。曾任吉林省音协副主席、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为中国音协会员。

林榆,广东东莞厚街人。著名戏剧家,新中国粤剧幕后掌舵人。歌曲《人民军队来了》、《光荣输出》词作者。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话剧;1938年,日本侵略军对中国全面进攻,林榆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组织同学们走上街头,用文艺形式宣传抗日;1943年参加东江纵队,曾任东流剧团导演、一支队政工队队长;1946年中,林榆到香港参与组建中原剧社;1949年初,林榆作为华南地区的代表北上参加首届中国文代会,得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作为广州军管会代表的林榆,接管了海珠戏院和乐善戏院这两个专演粤剧的老戏院,逐渐改变了广东粤剧的风貌,为粤剧艺术的发展“拨开云雾”;被誉为是“新中国粤剧的幕后推手”。从剧团的行政领导到参与粤剧的导演与编剧业务,三十年间,林榆共导演了《山乡风云》《关汉卿》等40多部粤剧。该团的《搜书院》,还获得周恩来总理赋予的“粤剧是南国红豆”的美誉。晚年,林榆相继编写了《伦文叙传奇》《花蕊夫人》《唐伯虎打官司》《砺剑南下》等十多个剧本,分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广东省政府的“粤剧艺术突出成就奖”和“广东鲁迅文艺奖”等重要奖项。

石铃,作曲家。歌曲《献给同志们》曲作者。少年时代参加香港青年同乐儿童团、合唱团、话剧组,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文艺宣传活动,并自学习作曲原理和声乐基本知识。1942年1月参加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后调《前进报》社任油印出版部主任。抗日战争期间,他谱写了十多首歌曲,并亲自套色印成册,是东纵较多产的业余作曲家。

乔毅,歌曲《庆祝孟良崮大捷》曲作者。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话剧院院长。1937年参加广州抗日剧社,1938年广州沦陷,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二集团军做抗日宣传。1944年底带领广州“艺协、蓝白、锋社“”进步剧社成员撤退到东江游击区参加东江纵队。任两广纵队文工团戏剧股股长,指导员。

史野,广东澄海人。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东江纵队之歌》作曲。1938年参加“澄海青年抗敌同志会”; 1941年5月在香港入党;1943年因躲避日军抓捕,回到宝安县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6年随队北撒到烟台,参加过淮海战役,任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文工团团长,豫东战役立三等功;淮海战役带领文工团开展火线宣传并参加战斗立二等功;建国后任南海舰队文工团团长。

陈曙光,广东澄海人。教育家、美术总编审。1933年考入海滨师范;1935年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同时开展秘密读书会工作;1936年8月筹备成立“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开展活动;1937年赴潮阳县负责女工夜校,后调潮阳县城前中民女子部主任;1941年底派往泰国搞侨教,因太平洋战争爆发,由交通员带入东江游击区参加东江纵队;1946年受党委派与林鄂到香港创办培侨中学;1947年春派往泰国北榄坡府健华学校任校长;1951年调北京马列主义学院学习;1952年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1956年参加文化部筹建中国电影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主任;1960年负责全社总编审工作兼支部书记;出席第三次全国文代会、文化部第四次党代会;1977年任北京科学电影制片厂编导室书记、政治部主任,被选为中华医学会第二届科普委员。

陈国强、香港新界西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创始人之一、著名一级剪辑师,剪辑车间主任。, , 15岁参加革命。曾任东江游击队港九大队小队长。1946年转入地下被派往香港大中华电影制片厂做学徒。22岁开始为《第三, 代》、《洞房花烛夜》等香港著名影片担任剪辑师。1952年调八一电影制片厂任剪辑师。主要作品:《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万水千山》《风雨下钟山》等。他成功剪辑110部影片,也为八一厂培养出两代剪辑师队伍,从而成为贡献卓越的一代著名电影剪辑师。

李坤、广东新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创始人之一、制景车间主任。12岁家贫,到香港学徒,在长城影业公司学制景。1942年参, 加东江游击队港九大队,年底任交通站站长,参与营救文化人、营救英军的任务;1945年3月任东江纵队交通总站站长;1946年东纵北撤后,李被坤派往香港,继续以电影界工作做掩护,成立电影工会,出刊物,发动工友,做地下工作,因暴露,撤回广州华南分局;1952年八一厂筹建,到广州选人,李坤带一批灯光摄影等人才到八一厂,任制景车间主任;八一厂所有的电影制景都经他手,制景车间与剪辑车间称为“”八一厂台柱。

廖峰,广东新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军事片室主编、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49年5月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从香港九龙进入东江游击, , 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历任文化教员、文, 化干事、政治干事;1952年1月从华, , , 南军区调入北京中央军委科学教育电, 影制片厂(八, 一厂前身),任影片资料组组长;1958年开始从事编辑、导演工作;其中《太极拳》等6部;编辑的资料片有《海岛进攻》《雷神中程导弹》等, 7部, ;导演的影片有《军事气象》《, 爆破》《海军知识》《野战观察》《伟大的战略决战》(合作)等26部;其中《军事气象》获全军优秀影片奖;《海岛进攻》获八, 一厂优秀, 影片, 奖;《海军知识》《野战观察》获全军优秀影片奖;八一厂优秀影片奖;《伟大的战略决战》被定为向国庆40周年献礼片、获全军优秀影片奖;八一厂优秀影片奖和优秀导演奖、优秀解说词奖。

戴江,广东深圳沙湾人。珠江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歌曲《东江礼赞》《摸春牛》《敌后战场打胜仗》填词、《消灭土匪 肃清特务》《恭贺新禧》《为幸福日子而战》词作者,四幕歌剧《为谁当兵》词作者之一。街头剧《为幸福日子而战》词作者。1944年参加东江纵队,任铁流政工队队员,北撤后任两广纵队文工团创作员和音乐指挥。全国解放后由华南文工团调到北京电影学院任党委委员并任教;后调北京电影制片厂;1958年调回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历任文学部主任、副厂长。

谭军,珠江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歌曲《保卫大东江》《同心合力打财狼》《光荣输出》《人民军队来了》曲作者。早年在香港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香港分会“文艺通讯社”的活动,这是党的外围组织,培养港九文艺青年,同时宣传抗日;1942年参加东江游击队,曾任东江流动歌剧团团长,营教导员;东纵北撤山东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文工团副团长;他是南非富商之子,投奔革命时带来一袋南非钻石,交给曾生司令员购买枪械。解放初军区文工团缺少器材,他又变卖香港家中楼房,买来急需的录音机、照相机。

华英,广东始兴人。著名演员,有“东纵白毛女”之称。歌曲《新年小唱》词曲作者、《我地都係小英雄》曲作者。1944年参加始兴风度抗日大队;历任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文工团二队政治指导员,立三等功两次;全国解放后,先后任中南军区政治部歌剧团政治指导员;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分队长;广东音乐家协会秘书主任;广东人民艺术学院音乐系领导小组副组长;广东音乐专科学校党委和校长办公室主任;珠江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

涂夫,广东翁源人。著名画家,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广东书协、广东美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涂出版有《涂夫水彩画选》。在《中国当代书画选》《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等画册,均收入其作品。早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1938年,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在总队部宣传部工作;1939年进入广东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先后任东江纵队《前进报》社油印室主任;报社美编和副社长;北江支队独立大队政委等职;1946年东江纵队北撤山东,涂先后任华东军区《华东画报》、“两广纵队”画刊及华北军政大学美术组组长等职;建国后,先后在广东军区、华南军区政治部任职;1953年调任-总参谋部动员部任参谋;1958年转业到地方后,先后任《广东画报》社副主编;广东画院副秘书长等职;曾被选为广东文联委员、美协广东分会理事和书协广东分会理事。

黄文俞,广东番禺人。歌曲《胜利反扫荡》词作者。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新闻人。中山大学肄业。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江纵队政治部宣教科科长;香港《正报》社社长;建国后,历任新华通讯社华南总分社副社长;广东分社社长;《南方日报》总编辑;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广东省出版局局长;先后主持创办了《羊城晚报》《广东画报》《南方日报》农村版及《周末》连环画报。

杨奇,广东中山县人。著名新闻人。香港中国新闻学院毕业。1941年4月东江游击队创办《新百姓》任编辑,《大家团结》与《新百姓》报合并。1942年1月改名《东江民报》任主编;1942年3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机关报《前进报》创刊任社长;1945年9月初,中共中央给广东区党委的指示:迅速派出干部到香港、广州建立宣传阵。杨奇被委派香港,11月13日香港《正报》创刊任社长;1947年2月协助乔冠华筹建新华社香港分社;1947年8月,任《华商报》董事总经理;1948年12月参与护送第三批民主人士登船离港北上参加首届全国政协会议;1949年10月23日《南方日报》创刊任副社长;1957年10月1日《羊城晚报》创刊任副总编辑;1972年~1974年任广东肇庆地区《肇庆报》社长、中共肇庆地委宣传部部长;1974年~1978年,任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广东省出版事业管理局局长和党委书记;1978年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秘书长,宣传部长;1986年《香港概论》主编;1988年任《大公报》社长兼《新晚报》董事长。

钟紫,著名新闻人,东江纵队《前进报》的记者,参与香港《正报》工作。随东江纵队北撤烟台,参加淮海战役等解放全中国战斗。当过战地记者。香港《正报》《南方日报》的初创老报人之一,主编《香港报业春秋》,参与编撰《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收集,整理,出版了大量革命报刊的史料及文章。他还以回忆录的形式出版了《风雨忆同舟》等著作。离休前暨南大学新闻系主任。

林鄂,广东汕头澄海人。教育家、歌曲《东江纵队之歌》词作者、1929年就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夏衍、鲁迅、阳翰笙为教员)1937年入党。1938年~1940年在香港南侨中学编著教授《中国文学史讲授提纲》;1941年底进入东江游击区,曾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宣传委员、总支书记。主持过青年训练班和军政训练班、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教育长;1946年奉命到香港筹建培侨中学,任常务副校长;1947年派往泰国做华侨工作;1950年调中共中央统战部;1951年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第二处任秘书主任兼越南组组长;1953年任中联部综合处处长;1960年兼拉美研究所所长。文革被康生诬陷迫害,1969年含冤去世。1978年平反。

黄琴,广东坪山坑梓人。歌曲《北撤进行曲》词作者。1937年在香港参加惠阳青年会与光祖中学同学严尚民、叶锋、黄国伟等一起参加各种抗日宣传活动;1937年12月,经连贯推荐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7月被选入中共中央组织部第一期干部训练班;1938年11月任中央组织部华南派遣队教导员兼队长;回家乡坪山坑梓组织超过一百人枪的队伍参加曾生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前身);后又担任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惠阳中心区队长等职;1939年7月受广东临委和曾生委派深入高潭地区重新恢复中共地下党组织;1945年被委派到北江支队,组建了北江抗日民主政权;1948年上海解放后,黄琴被陈毅点名留在上海军管会。由于上海敌产(房地产)最多,被指派负责房地产管理领导工作,获得陈毅等领导赞赏“有才干的南蛮子”;广东解放不久缺少有经验有能力的管理干部,当时梁广等省领导向上海提出请求调黄琴回广东工作,黄琴先后在省政府经济部分担任领导职务。黄琴还是东纵有名的“山歌黄”,他经常在部队和群众中即兴唱山歌。黄琴用客家山歌改编成救亡歌曲《打佢绝灭转东洋》深受群众喜爱,激发了群众抗日热情。他在执行任务翻山越岭渴了饿了时,一曲山歌能引来四方田间地头干活的乡亲送水送食。群众都很熟悉他,经常扁担拦路让他唱几支山歌再走。据家人称,黄琴作有一本山歌集,内有创作的300首歌曲,可惜文革时烧掉。

陈一民,广东潮州人,歌曲《红色光芒》词作者。泰国华侨。1937年至1938年,在香港参加”香港学生赈济会”的抗日救亡运动,任中环段委员会总务。1938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下属东江流动歌剧团政治指导员,随团巡回于东江游击区宣传抗日;他又当指导员又当演员,演过剧目《有力出力》《月亮上升》《重逢》《死里求生》《放下你的鞭子》《雷雨》等;1939年8月转入部队工作,历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第二中队政治指导员;东江纵队宝安大队政治委员;第三支队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1946年6月,随东江纵队北撤,先后任华东军政大学指导员;教导支队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第二团政治委员; 1949年秋南下参加解放广东战役;1950年9月,任广东省军区珠江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中共中山县委委员;1952年任炮兵五师政治部主任;1957年任沈阳炮兵学校政治部主任;炮兵第三研究所政治委员;1964年6月转业后,历任广州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兼局长;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广州市顾问委员会委员。

杜襟南,福建闽侯人。1933年在广州参与组织“力社”,曾参加中山大学抗日剧社的活动,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1935年出狱后,经历过“一二,九”运动,并继续参与左翼文化活动,参加了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的筹办与活动,担任“抗先”总队部的党支部书记;1937年参加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话剧社;1940年调到东江抗日游击区,担任军政委员会秘书;报纸《大家团结》报负责人和后任电台政委;长期跟随尹林平、方方等广东党组织的领导人。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华南分局负责机要工作;广州解放前夕,他随方方赴江西参加赣州会议,后又随叶剑英回广州工作;1950调北京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 

夏洪,广东海丰人。歌曲《北撤进行曲》曲作者。夏洪早年就读中山大学文学院,倡议组织起《岭风文艺社》、《莽原文艺社》任社长,有名的男高音;1944年6月带领中山大学70名学生跋山涉水、冲破重重封锁到达东江游击区参加部队,任纵队政治部工作队——拖拉机队队长;1945年任政治部宣传股股长;独立营教导员;1946年部队北撤山东,任东纵文工团教导员;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文工团教导员;1948年调华北军政大学文工团任协理员;北平解放,率华北军政大学文工团北上,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组建,任副政治委员。60年代调外交部,任使馆文化专员、一等秘书、临时代办、外交领事司副司长等职。

张贯一,惠阳淡水人。歌曲《梧桐山颂》词作者。烈士。1939年任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秘书;1940年5月到香港九龙妇女会工作,为八路军办事处收集整理南洋资料;1943年在坪山东纵司令部电台抄写新华社电讯并复写多份;1944年春患脑脊椎炎病。当时坪山缺医少药,无法医治,一周后昏迷,次日抬回家乡途中去世,年仅24岁。 

何卓云,广东南海人。译审、著名资深翻译家。历任中国翻译协会副秘书长、理事、常务理事和名誉理事。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为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埔和元朗的官立英文学校和香港商务专门学院。1942年参加东江游击队港九大队;1946年随东纵北撤调司令部担任翻译,部队乘美国军舰北撤烟台,为曾生司令员与美海军分遣队司令和第一号运输舰舰长谈判当翻译;同年在胶东行署外事办公室工作,负责《烟台新闻》抄收外电记录新闻,联合国救济总署物资船靠岸时负责码头管理组(军警、海关)兼翻译;1947-1949年在部队当侦察参谋,并专职负责几批美军俘虏的押解和看管,以及审讯和整理资料的翻译;参加解放青岛战役,筹建外事处,负责外侨的管理,培训青年外事干部;1950-1976年在外交部工作25年,曾任驻缅甸使馆秘书组长、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副科长、科长等职务;驻巴使馆分管交际、交涉两国关系的调研,外交文书的起草和英译定稿;1975年11月调入联合国资料小组(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前身),担任副总经理,负责《联合国纪事》中文版的终审以及联合国重要文件和出版物译文的定稿工作。

………………………………………………………………..

重温历史,回望初心,深圳应自信。借改革开放40周年、东江纵队成立7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之际,抖落尘封的历史,把历久弥新的伟大文明继承和发扬。让中国革命的先辈们的精神点染年轻一辈,以深情的回顾和传承的信念去唤醒祖国建设者与时俱进地去感悟今天的人生,去拓展今天的世界                

战歌重唱 马峦日出青山依旧绿

史诗低吟 梧桐烟雨夕阳几度红

东江叠浪 石破惊天忠骨薪火续

大鹏水击 风云叱咤精魂血脉传


图十一.天安门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抗日游击战》 张松鹤 作

-------------------------------------------------------------------------------------------

作者声明:

由于水平有限,资料不足,难免错漏或不实。望知情者给予补充,校正,不胜感谢!(QQ:1027052315@qq.com )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第四册》(1988年5月)

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硝烟曲——东江纵队文艺工作掠影》广东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出版(1993年4月)

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丹心赋——东江纵队诗词山歌选》广东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出版(1993年11月)

广州东江纵队老战士《壮志歌——东江纵队、两广纵队创作歌曲》广东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出版(1993年12月)

香港历史博物馆编制《香港抗战》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编印(2004年3月)

东江纵队志编辑委员会《东江纵队志》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10月)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武装部、宝安区档案局、宝安区史志办公室编《宝安军事人物》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7月)

叶凌 2018年8月1日


 

东江纵队纪念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1